“南粳7718”简介发表时间:2021-07-31 09:30 “南粳7718”简介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、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“南粳7718”(参试名称“金粳7714”)于2018年参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中熟中粳联合体区域试验;鉴于表现突出,2019年区域试验第二年与生产试验同步,现已进入报审阶段。该品种食味品质优,丰产性和稳产性好,后期熟相好。适合在我省淮北地区种植。 一、主要农艺性状及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熟中粳类型。全生育期146.3天,比对照徐稻9号早0.5天。苗期叶色深绿,叶挺,苗体矮壮,抽穗后叶片挺、株型紧凑,植株生长清秀,后期转色正常,收获时仍有3-4张绿叶,熟相好,成熟期秆青籽黄。株型紧凑,株高适中,株高100.3厘米,茎秆粗壮弹性好,抗倒性强,分蘖力中等,成穗率高,每亩有效穗21.5万,穗型较大,每穗实粒数124.0,结实率90.8%,千粒重27.7克。 二、品种优点 1、食味品质优 2018、2019年连续两年由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武汉)测定结果为: 整精米68.5%、65.1%,垩白率64.0%、45.0%,垩白度24.0、12.6,胶稠度85.0、87.0,直链淀粉10.7%、12%,长宽比1.7、1.7,食味分阴糯、阴糯。在2018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食味品质评鉴会B组中获第一名。 南粳7718米样 2、丰产性和稳产性好 2018、2019连续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677.1kg/亩,较对照增产3.6%;生试平均产量为680.2kg/亩,较对照增产3.9%。 3、苗期叶色深绿,叶挺,苗体矮壮 南粳7718苗期 4、抗倒性强 该品种株型紧凑,株高适中,株高100.3厘米,茎秆粗壮弹性好,抗倒性强。 南粳7718单株 5、熟相好 该品种成熟期秆青籽黄。 南粳7718成熟期 三、主要缺点 中感穗颈瘟,感纹枯病。 四、栽培技术要点 1、适期播种,培育壮秧。在江苏淮北地区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,湿润育秧每亩播量25-30公斤,旱育秧每亩播量35-40公斤,塑盘育秧每盘120克左右,大田用种量每亩3-4公斤。 2、适时移栽,合理密植。一般6月中下旬移栽,秧龄30天左右(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8-20天),每亩1.7-1.9万穴,每穴3-5苗,基本苗6万-8万。 3、科学肥水管理。一般亩施纯氮18公斤左右,肥料运筹上采取“前重、中控、后补”的原则,并重视磷钾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,氮、磷、钾比例为2:1:1,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:4或7:3左右为宜。水浆管理上,水浆管理上,浅水栽插,寸水活棵,薄水分蘖,当亩总茎蘖数达20万时适度分次搁田,后期干干湿湿,养根保叶,活熟到老,收割前7-10天断水。 4、病虫害防治。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虫病等种传病虫害。秧田期防治稻蓟马、灰飞虱等,中后期综合防治二化螟、大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,纹枯病、稻曲病和稻瘟病等。 |